1.
看完House of Cards第五季,情緒依舊沈湎其中。一定有很多人問,人心皆這樣叵測、世事都如此殘忍嗎?
有如此疑問,抑或涉世未深,抑或天生不敏感,抑或足夠幸運因而不必經歷這一切,抑或選擇不相信、只因不願承認罷了。
我想,House of Cards只是把事實放大,但沒有誇大。它看起來誇張,因為它選擇了世上絕大多數人終其一生無法觸及和抵達的場景——白宮。但它影射的,是每個凡人每日經歷的瑣碎、關係。它之所以叫人害怕,是當你稍加咀嚼,便發現其中所刻畫的人和事,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
但你未必能夠察覺這一切,正如劇中台詞嘲諷的:
“The truth is one can get used to almost anything.”
2.
也有人問,為何整部劇集的人物情感交雜,卻似乎沒有真正的愛?為什麼有些愛看起來真摯卻難逃千絲萬縷的利益牽絆?為什麼有人對感情如此謹小慎微、總讓利益凌駕於愛?為什麼動了真情的人難免率先淪為受害的一方?
有意或無意地,House of Cards非常誠懇、甚至殘忍地談討了愛與利益的關係。利益是麵包,是生存,而愛是錦上添花,不足以讓人存活。人們對利益的關切,多於對美好和愛的關切;世間不幸的人,遠遠多於真正被愛過的人。正因為愛是稀缺資源,才會被追逐、受吹捧。但事與願違,愛並沒有像我們日常被灌輸的那麽偉大、那麽流行。
3.
House of Cards由始至終都在試圖解釋一件事:為何世間有如此多不合常理的事?
Frank Underwood有兩句台詞是這樣的:
“We’re all just madmen leading the blind.”
“Welcome to the death of the Age of Reason. There is no right or wrong. Not anymore. There is only being in and then being out.”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看完House of Cards,都能由衷感到寬慰,從深陷的混沌中得到啟發。不合常理的世界,是在不合常理的人的操縱下形成的,他們構建了不合常理的上層結構,讓不合常理的事成為常理。於是這個世界再也無法、也無需分對錯了。掌握權力和利益的人就是對的一方。
然後你問,為什麼世界總是由那些看起來不合常理的人主宰著?
House of Cards讓小角色Eric Rawlings給出了無懈可擊的答案:
“A person’s destiny is sealed.”
绝大多数国家的人不相信有绝对是非的。中国人是中央集权太久了,所以习惯了有一个标准版是非的日子。
Like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