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這座位於南投魚池鄉某個山坳裡的小木屋,再一次突破了我對民宿的想像。從台北坐高鐵到台中、轉乘一個多小時的巴士,在塵土飛揚的鄉間公路上等著主人開車來接。推開鐵門、穿過熱帶叢林、阿薩姆紅茶園,抵達舉目四望都被田野包圍的秘密花園——男主人是曾經在巴西生活八年的高雄人,一臉絡腮鬍,個子不高但黑而壯實,乍看真的滿有南美人的氣質。多年前從巴西返鄉後,相中這塊安靜的土地,便親手搭建了五座木屋,和妻子女兒女婿一起經營,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
被蟲鳴鳥叫鬧醒的早晨,到民宿主人的大木屋用早餐,厚著臉皮跟主人家聊了兩個多小時。
男主人忙裡忙外,隨手摘兩朵含笑花放我桌上,轉一圈又去樹上牽了個仙桃請我吃(這東西狀如芒果、口感卻似蕃薯),然後興奮地挖出仙桃核,「你看像不像企鵝?」還去把核洗淨擦乾,著我帶回去埋在土裡。轉身拿出冰凍豆奶,教我變著法子把仙桃和豆奶拌在一起吃。
待他閒下來逗弄孫子,才有機會問他的巴西往事。早在20世紀初,日本就出現了第一批以巴西為目的地的移民潮,因著和日本的淵源,台灣也湧現去巴西淘金的人。男主人隨家人在巴西生活八年,學會了葡語,也把南美洲的脈絡摸得一清二楚。我們從巴西的移民歷史說到異族間的平等相處,再從政府提倡乙醇替代汽油、推廣生物能源聊到亞馬遜河用之不竭的水能資源,還有歐洲人日本人韓國人以及華人在當地各自割據的產業⋯⋯本以為他搭建木屋的技術,是當年從巴西習得,原來竟是他回台灣後,從零開始的手藝。他們家兩層高、四面皆玻璃的木質結構,經歷9·21大地震幾乎完好無損,而震央集集鎮距此僅二十公里!
在台灣住過的民宿,稱得上有質感的一批,若非設計異常用心,就是服務好到讓人折服,以上皆有也不是多麼難得的事,唯獨這裡,還有主人的經歷和智慧加持,已然很難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