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巷5號] 保重

距離第一次來到咖啡館,整整兩年了——它負責接納、以及安慰。有時我來,好像僅僅為了測試自己的運氣,看看能否遇到C大哥,從他那裡得到幾句可以咀嚼一陣子的話。

我父親受重傷那回,他淡淡地說,從妳現在的年紀開始,就要為父母的生老病死做準備了,初次面對難免害怕,但這是遲早的事,妳要做的只是幫他們減輕痛苦。

而這一回,我坐在剛剛喪父的他旁邊,聽到漏氣而沙啞的嗓音說,父親走了,我還好,反而是看著我媽,我比較難過,她說她從來沒想過父親會離開。

去年有一回、也僅有那麼一回,他突然托老闆傳給我一篇他寫的長文,裡面說,「生命及所有皆是虛無皆是空,就是因為生命本無意義,所以才再找意義。要不要你去問大象生命有何意義有何目的,看牠如何回你⋯⋯」

我們大概在頭一年說遍了生老病死、有情的無情的、天上的地下的,以至於後來相遇,似乎不必多說,只管張羅好小菜、喝上幾杯,走的時候說聲保重,而不是再見。

[127巷5號] 外星人

FullSizeRender.jpg

我們在咖啡館喝酒,喝高了以後,C大哥開始歎氣:金錢,都是人類自設的遊戲規則,簡直就是給自己下的圈套,不少人哪怕看透了,還是沒有勇氣脫離。

我:從前我就想過,要打破這個不斷輪迴的困局,可能需要一些外來的力量,比如外星人……

C大哥激動起來:對對對!我人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被外星人帶走。從前,我在網路上的簽名是「我是一個後悔來到地球的人」,結果有個女同學說,「你這樣的人也會後悔喔?你知道你在別的星球生活過嗎?」

[127巷5號] 水庫

IMG_9608.JPG

那天在咖啡館和C大哥討論到「想太多」,終於有機會把琢磨許久的事說給他聽:唉,我發現一個人的優點都是对他的懲罰,是不是挺令人難過的?

C大哥:怎麼說?

我:你看,深刻的人因為看得透徹而痛苦,同理心強的人容易悲傷,有能力的人在職場上往往陷入能者多勞的苦境……再比如,我朋友說,他母親無比良善,為什麼還是活得累、死得早呢?

C大哥:拿「想太多」舉例,你有沒有發現,想法簡單的人,命大都比較好?我們常以為一個人幸福是因為他思慮少,實際上,因果關係是倒過來的。很多人就是因為福氣好、生活無憂,才不需要想太多,甚至任意妄為。

我:我是不是該祈求下輩子做個沒心沒肺、凡事不在乎的人……

C大哥:但是,作為有福氣的人,如果沒有好好利用他的优势去幫助別人,下輩子還是會面臨福氣不足的問題。福氣跟水庫裡的水一樣,不儲蓄就會耗盡,差別只在下個月和下輩子而已。

[127巷5號] 想太多

那天在咖啡館,C大哥問我:妳每天通勤三四個小時,路上都在想些什麼?是工作、人生、還是什麼都不想?

我:想工作,也想人生,絕不會什麼都不想,除非睡著了。

C大哥嘆一口氣:很多人,你問他為什麼在這裡、為什麼做這件事、為什麼如此選擇,他們都會說,沒想過……

我打斷他:可是,當事情一件一件想透了以後,就會覺得人生很沒意思。

C大哥突然提高音量:對對對!

我:可是又沒有勇氣去死,因為我怕死呀!不過我總算明白了那些因為看透而選擇告別人世的人,不是每個人自殺都是因為懦弱。懦弱和看透,就好像是一條線的兩端。

C大哥:妳知道嗎,這就是為什麼要活在當下。然而一般人只是把「活在當下」當作縱情縱慾的藉口。對於妳而言,看透了、又不想去死,就要積極樂觀地活著。很多人跟我說「你真是我見過最樂觀豁達的人」,我心想,天哪你真是太不了解我到底有多麼悲觀和消極,可是我又能怎樣呢,難道去死嗎?

我:我從前很難過,為什麼自己是一個「想太多」的人,連我爸都說,後悔給我起了單字「思」的名字。後來遇到同樣被人嘲諷為「想太多」的朋友,才突然開竅——要麼什麼都不想,要麼就想透徹;兩頭不到岸的人最痛苦,不是試圖思考人生卻智慧不足,就是傻傻做人一輩子突然遇到一些考驗,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承受不了。可是,對於您來說,怎樣算是……積極樂觀地活著?

C大哥:找到你的位置。我十幾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生來就是幫助別人開竅的,雖然這件事,不會幫我賺到錢。可是人生沒有什麼值得不值得,只是甘願不甘願。

[127巷5號] 所謂悲觀

IMG_9960.JPG

說起我向來沉迷許美靜寂寥漂泊的都市曲調,咖啡館老闆說:我不喜歡華語歌,太悲觀。

我:唉呀,我該注意一點了……

老闆:你也許悲觀,但在這裡沒有表現出來,從喝酒可見一斑。

我:這倒是啟發了我,過去從未想過以酒後表現區分悲觀、樂觀。比起從前,我如今從負極趨向中點,沒有很悲觀,也沒有很樂觀。

老闆:樂觀與悲觀之別,正如萬事萬物的好與壞,本不存在,皆是人為劃分。正因為如此,事情才總是無法盡如人意。

[127巷5號] 悟性

IMG_9754.JPG

深秋的咖啡館外,C大哥用力吸一口我黏得歪歪斜斜的手捲菸,說起近日朋友向他抱怨家長裡短:他跟我說,「哎呀,你不懂,因為你都沒有經歷過」,我怎麼會不懂呢,人活著要靠悟性……

我:悟性這種東西,怎樣才算有?

C大哥:如果什麼都要經歷過才懂得,多累,而且這種人往往一直在錯誤裡輪迴。悟性高的人,通過觀察周遭的人,自然也就明白一些他從未經歷過的事,還會警戒自己,避免不好的遭遇。

在旁一直沉默的老闆吐一口菸:你知道嗎,C大哥曾說過,「有自知之明的人都不用算命」。

[127巷5號] 記憶與轉生

FullSizeRender.jpg

上次告別時,跟咖啡館老闆討論完「昨天跟上輩子的區別」,厚著臉皮追問:下次的題目呢?

良久,老闆才幽幽地回:因為記得與不記得,所以誤以為昨天和上輩子不同,其實一樣都是屬於過去。 若是上輩子的記憶仍在,如同昨天般清晰,那麼上輩子就如同這輩子的昨天。接著要探討的是,「為何每一次的轉生,記憶會被封藏?」

有天,我靈光一閃,迫不及待追擊他:因為每一次轉生,都有此生的特定課題要修煉,所以記憶也必須重新開始,不得累積。

老闆:那麼特定的課題是誰定的?自己?高等靈?其他?

我:應該不是自己定的。

老闆:如果是要修煉,擁有之前的記憶不是更容易嗎?

我:人生的設計就沒有打算讓你的修煉是容易的吧,除非你修到離開了輪迴,何況每一生抽到的課題不一樣。

老闆:不會呀,有的人生來就不愁吃穿,身體強壯,一家和樂。這樣沒有煩憂的環境是很好的修煉呀。

我:這是他上輩子修得好吧。

老闆:而且如果是修煉,記得題目不是更好嗎?為何有人終其一生還是不知道課題?

我:課題當然不可能直接告訴你的,有足夠智慧的人才能悟到。

老闆:為什麼……(話鋒一轉)好餓,先找東西吃……

這次告別前,想起此前戛然而止的討論,又纏住老闆:你的答案到底是什麼?

老闆:其實我之前咄咄逼人,不是要一個標準答案,只是試圖挖掘你的想法。(努努嘴)你先去聽聽C大哥的想法吧……

C大哥聽罷,單刀直入:每次轉生會忘記上輩子的事,是因為根基不好。人之所以這輩子還會回來做人,皆因念念不忘。總是忘記上輩子的經歷,犯同樣的錯,超脫不了輪迴,都是習性使然,你明白嗎?根基好的人,會記得上輩子的教訓,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比較乖巧,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可惜對大部份人來說,對人世念念不忘,卻把最重要的事情忘記了。

我:老闆,我覺得你跟C大哥想的,應該不一樣吧……

老闆:我想的是,因為記憶會阻擋未了的緣份。只有忘記,才有機會重新開始。所以,到了那個時候,你還是會喝下這碗孟婆湯,如同過去的百千萬次。

[127巷5號] 修行者

IMG_9730.JPG

第四次去咖啡館時,終於忍不住問老闆:你是不是把開店當作修行?

老闆:也算是,怎麼說?

我:只是剛好遇過類似的人,在新竹的13咖啡。那個老闆只有一個人顧店,他的生活除了咖啡豆,就只有書,起居樸素,咖啡館既是門面又是家。他當初花兩年時間學西班牙語,為了去拉丁美洲鑽研咖啡,如今繞大半個地球回到台灣,開了間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咖啡館,除了單品咖啡什麼都不賣,你說這不是修行是什麼?當我意識到開店可以作為修行,覺得……挺感動的。你這裡全年無休,連一個打下手的人也沒有,應該是不想管理下屬,對吧?也許你要求很高,別人很難使你滿意,倒不如自己來。還有,你不是吃素嗎?每日面對酒肉人生,卻茹素……

那天,才算是和老闆真正破冰,從此談天不著邊際,把酒不知時日過。

[127巷5號] 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

2016-08-24 15.45.58.jpg

我問咖啡館老闆:剛剛在電影院看《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所有人都哭慘了。戲裡男主角反覆問自己的問題,雖然很俗氣,還是拿來問問你罢——「如果我消失了,這世界有誰會感到悲傷嗎?」

老闆:呣……希望沒有,希望沒有人記得我。會為我感到悲傷,一定是愛我的人,我捨不得他們難過。

我:你寧願沒有人愛你?

老闆:愛不愛我,不是我怎麼希望就成的……我矢志不婚。

我:你到底經歷了什麼?!

老闆:你知道關係裡最難的是什麼嗎?就是「對我而言的全部,卻未必能夠滿足妳」。

[127巷5號] 灰色地帶

14681584_10154629830968734_3962765666253776811_n.jpg

不是每個老闆都期待客似雲來。 就像這座咖啡館,僅一個人一雙手,因此老闆只情願招呼氣場相合的客人。

客人可籠統分為兩種:非黑即白型、灰色地帶型。非黑即白型活在簡單的二元世界,灰色地帶型則游離於二元世界之外。

這座咖啡馆的灰色地帶特徵太顯著,客人自然物以類聚。他們大都對宗教、玄學、神秘力量開放而好奇,以至於我常常因為太多磁場交疊而感到眩暈——從紫微、星盤、催眠、精神分析、基督教、佛教、靈修到第三隻眼的怪力亂神⋯⋯他們飛天遁地、沈溺思辨且樂此不疲,相當危險。

我們揶揄老闆:好像你開咖啡店也沒有比經營酒吧安全多少⋯⋯

天天面對我們這些自以為世事洞明的人,老闆自然修得人情練達。若干次酒精助力之下,我們的討論愈見激烈,老闆就會拍拍其中一人的肩:來,出去抽菸!

後來我才知道老闆有個本子,給每位客人起了代號,下了註記——來到咖啡館,不管你自以為是誰,你都會成為老闆的故事腳本裡的,某個角色。

[127巷5號] 昨天與上輩子

14457413_10154611544853734_5545582895248323914_n.jpg

上次告別時,咖啡館老闆留下的課題是:昨天跟上輩子有什麼區別?

今天,當我們反芻課題,我和在場兩位客人不謀而合:昨天和上輩子一樣,都回不去。

老闆:你回答的是相同之處,但我問的是區別。

我們:可是這就是我們的答案呀,那你的答案呢?

老闆:區別是,你記得昨天的事,卻不記得上輩子。但它們都是屬於過去的。

我:你的答案最後不也是回到了「相同之處」嘛⋯⋯

客人L:對啊,「記得昨天的事,卻不記得上輩子」是不需要回答的,它就像是聯考時的標準答案⋯⋯

老闆:我的想法是從區別,再到共通點,然後得出結論——「一天,就是一輩子」。

我:老闆,所以你的問題都是從答案出發的?

老闆:我總要對某個問題先有了答案,才能拿出來問我的客人。

客人L:你是在等待看誰能說出你心裡的答案吧?

[127巷5號] 一葉江湖

14199752_10154526224013734_4091557781633211192_n.jpg

1.
咖啡館如一葉江湖,流動著凡人無數、高人幾許。高人聚首即武林,讓旁人見識世事之無奇不有。

所以老闆才敢自詡浪子,坐在咖啡館裡流浪。

2.
在咖啡館流連久了,悟到一點高人之間的高低之別:真正的高人不會逢招必接,不急於把人拆穿,且深具自知之明,如C大哥所說──

「我們坐在這裡聊天聊得自覺高人一等,走出店門還不是立即打回原型,人如螻蟻……」

3.
每當C大哥和H小姐一齊出現,我們就任性把咖啡館變成酒館,輪流喝著啤酒、威士忌、葡萄酒、高粱,以及老闆跨界操刀的調酒。

喝到地老天荒時,C大哥趴在吧台上伸著懶腰:人生好無趣……

老闆幽幽答道:所以才要找樂(聊天)子(喝酒)啊。

4.
有一回喝到半醉,老闆和C大哥齊聲抗議:你那些對話都亂寫,我們明明不是那個意思……

我:大哥不要太執著,你說過的話,從說出來的一刻起就不屬於你了啦。

5.
咖啡館裡只有兩種人:聊得來的人和聊不來的人。至於如何分辨這兩者──

老闆:大家都認為我是怪咖。
我:不覺得,大概因為我也很怪吧。
老闆:會嗎?
我:若不是怪咖遇到怪咖,我才不會花時間在這裡回答你這些奇奇怪怪的問題。

6.
趁C大哥不在,老闆悄聲說:你有沒有發現,C大哥的話常前後矛盾,像兩個對立的自我在辯論,恰恰說明他極其聰明。

也許這就是咖啡館存在的全部意義,它讓思辨勝於觀點的表達,讓鮮活的人和故事超越已老去的認知。

7.
告別之所以叫人難受,大概因為曾說過太多不會再見的再見。台北最後一夜,我決定待在咖啡館,至少仍期待再見。

[127巷5號] 孝與順

14102149_10154484704788734_483403124777629922_n.jpg

咖啡館的話題觸及家庭倫理,大家感觸良多,議論不休。

C大哥在旁一針見血:小時候都是「順」,因為沒有能力「孝」;長大後有能力「孝」,但心底裡不想「順」。

琢磨一陣,我忍不住問:您為何不考慮要小孩呢?

C大哥:唉呀,淨空法師說,「夫妻是緣,兒女是債」,做人那麼苦,到我這裡為止就好了啦!

 

[127巷5號] 該去該留

14064152_10154475216518734_502205781120410793_n.jpg

咖啡館老闆第一次介紹C大哥時稱其為「大師」,能解紫微,亦通星象。我抓住他問該去該留。

我:對現狀充滿不捨,可又強烈感覺到命運給出了種種暗示,把我推到這一步。

C大哥:人生的抉擇無非是「順從命運」或「與命運抗爭」。不要以為與命運抗爭才需要勇氣,其實順從命運需要的勇氣更大, 畢竟你要先接受它。

[127巷5號] 做人

14046072_10154472536513734_5521587595868963305_n.jpg

咖啡館的老客人C大哥俠氣重,據說嚇退了若干不討老闆喜歡的客人。我好奇他是何方神聖,卻不敢直接開口,趁端著酒杯的機會半開玩笑地試探:您是⋯江湖中人?

他意味深長地抿嘴笑了一下。

但只要說起老婆,C大哥立馬鐵漢柔情起來:剛結婚時,太太問我下輩子還要不要娶她,我當然說,「要啊!」結婚十幾年後,她問我同樣的問題,我還是學乖說,「要啊~」可是太太說,「你笨死了,下輩子不要做人了啦!」

[127巷5號] 從前

13925218_10154458200638734_6967921837681805178_n.jpg

咖啡館老闆問我,如果現在的你要對從前的自己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

我支吾良久:好像沒有什麼想說的⋯⋯

老闆:你難道不想勸當初的自己,如果沒有做某某事,就不會變成今天的樣子嗎?

我:可是你那天不是說,人註定要走的路只有一條嗎?痛苦都是逃不掉的,更何況經歷了這麼多尚算「沒穿沒爛」,沒什麼特別後悔的。

老闆:⋯⋯

我:你的答案呢?

老闆:我⋯我大概會對從前的自己說,未來很精(驚)彩(險),要有心理準備喔!

[127巷5號] 捨得捨不得

13939419_10154455414998734_7164796723274506032_n.jpg

咖啡館來了老客人,說起遠距離的關係。

客人:昨天來這裡的小護士,準備去澳洲,難過得要命。

我:出國前分手了?

客人:還沒,即將失戀而已。她已經決定要走,但直覺出國就難以維繫感情,捨不得。

我和老闆異口同聲:什麼嘛!決定離開就是捨得了啊。

客人:唉,對對對,決定了就是捨得了。我昨天怎麼沒悟到,還在那邊安慰人家⋯⋯

[127巷5號] 喜歡與愛

13939457_10154452513128734_3402298736221026531_n.jpg

咖啡館老闆問我,你覺得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

我:愛是⋯⋯喜歡的感覺褪去之後還能相看兩不厭。換個角度說,喜歡比較隨便,譬如,跟你聊天很投契,我喜歡你這個人,但這不是愛。

老闆:兩年前的我認為,愛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不由自主的思念,二是難以忘懷的記憶。

我:所以你現在不這樣想了?

老闆:最近的想法是,喜歡是想佔有,愛是想被想佔有的人佔有。

我:想被想⋯被想佔有的人⋯佔有⋯好繞啊。

老闆: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我:⋯⋯還在咀嚼,而且驚訝人與人之間思維方式的迥異。

老闆:那你覺得,愛情和感情有什麼區別?

我:感情就是愛情褪去喜歡的感覺之後剩下的部份。

老闆撥弄著眼前的杯子:愛情是水,感情則是杯子,沒有杯子,水就留不住。可是你知道嗎,水極其容易受污染,任何屬於過去的都會污染愛情。

[127巷5號] 孤獨與寂寞

13920772_10154449529618734_1735050987289318094_n.jpg

咖啡館老闆問我,寂寞和孤獨的區別在哪裡。

我:小學六年級的班主任也問過同樣的問題,她的解讀是,不要做孤獨的人,但要學會享受寂寞。然而在我看來,寂寞只是缺乏陪伴,或感到無聊;孤獨卻無處不在,種類繁多──曲高和寡也是一種孤獨。即使在「不寂寞」的場面,人也可能感到異常孤獨。

老闆:簡單來說,寂寞是孤獨的外在,孤獨是寂寞的本體。嗯,人的本質皆為孤獨。

[127巷5號] 後悔與遺憾

13879386_10154446681733734_4136650651762033471_n.jpg

咖啡館老闆問我,後悔和遺憾有什麼不一樣。

我:⋯⋯我一直希望的是,可以遺憾,但儘量不要後悔。

老闆:人們以為如果回到當日的分岔口,選擇了另外的路,境遇會更好。可是,註定要走的路只有一條,平行時空並不存在。人們後悔,是誤以為自己「有選擇」。而遺憾的原因不外乎是,在這唯一的道路上沒有竭盡全力,或從未真正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