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大] 生為一艘船

人們問,你為什麼愛一個人旅行且感到自在?我無法解釋,甚至為此感到窘迫——對於一個人來說自然而然的事情,解釋起來只能是:為什麼不?

從小,父母親不允許我成為一個尋求注意力(attention seeking)的人。哭得昏天暗地也得不到回應,成績好到不能再好也要低調做人,久而久之,自娛自樂變得格外重要,構築自己的小世界,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直到不太需要外部世界來取悅自己,自己就成了一台永動機。

習慣了一個人生活,一個人旅行也不是難事,旅行不過是生活的外延。問題在於,旅途豐盈,而生活太單薄了,我不得不經常旅行,以對衝生活的無聊。家族裡也有這樣的人,他是我大伯,他比我瘋狂一百倍,他徒步穿越羅布泊,他走遍阿里和可可西里無人區,他每年往返非洲大陸,他在巴布新幾內亞親近食人族,他在北極和南極來來回回許多次,他比我年長三十好幾歲。我說,我可以跟您去南極嗎?他說,你別跟我,我幫你訂船票,你自己去,最好坐小的船,趁年輕還頂得住顛簸嘔吐。我們一輩子說過的話少得可憐,他是我今生最重要的偶像,親眼實見的偶像,這偶像只在我童年去廣州治病的時候抱過我上下八層樓,後來就去了浪跡天涯。於是我在家人面前有了堂皇的理由:「你看看大伯」。家族裡只要先有一個瘋子,第二個就不足為奇了。

祖輩父輩一生奔波四處遷徙,別離與孤獨稀鬆平常。若說家族命帶驛馬,我這種四處旅行吃的短暫的苦,簡直稱不上苦。有時我甚至懷疑,家族的字典裡沒有孤獨,他們生怕你不能適應孤獨,他們生怕妳既然生為一艘船,卻不能以自己為船錨,要如何在海上停泊,如何靠岸?

家族的這種習性,美麗又殘忍。他們說愛妳,又把妳推向懸崖,又容妳潛入深海。這些年,我很少跟父母親交代我去了哪裡,他們也習慣了在對話開頭先試探:妳此刻在哪裡?只有這時,我才覺得他們真的懂我,如海一樣包容。

Leave a Reply

Please log in using one of these methods to post your comment: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